序:西红柿意味着什么?

王 林

“西红柿”这个词儿,本来寻常。寻常的东西要变得不寻常,办法之一就是通过艺术创意将其波普化——波普艺术就是赋予日常事物以非常的意义,我们通常称之为美术史意义。其价值在媒介即讯息,而媒介乃是人的拓展与延伸。波普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转折点,正是从接纳感知新媒介与接受知识新标准开始的。
重庆市曾一度被重庆人调侃为“西红市”,指的是西部还在唱红歌的城市,这种嘲讽在当时是很幽默很机智的。由此西红柿的谐音有了一层历史性的政治含义。波普艺术本来就具有泛政治性,所以用西红柿来作为创作元素,自然而然有了在地的现实性与在场的针对性。
我知道顾雄先生创作西红柿作品的初衷,是对移民问题的敏感。作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家,其创作思路自有连贯的艺术逻辑,不同时期采用的媒介方式显示出独具的创造力。这一点至关重要,乃是当代艺术家以文化观念立身的根本,不可不察。
西红柿俗称番茄,凡冠以“番”的东西,都不是中土本有,一定是移民所为。原为南美洲所产的一种野生浆果,因为色彩艳丽无人敢食,是一位喜欢画番茄的法国画家挡不住诱惑,冒着生命危险吃了下去,结果没事儿,流传开来,成为世界美食。可见西红柿的故事,与开创风气的艺术家很有关系。
顾雄先生也是这样一位艺术家。他从四川美院毕业,当时就是有名的乡土画家。后来移民加拿大,一呆就是近30年。其作大多与他和家人的移民生活有关,特别关注在全球化语境中个人的文化身份问题。顾雄曾对我说:移民本来就难,带上老婆孩子就更难,还要坚持做自己的艺术,那就是难上加难了。然顾雄之为人为艺,有两句话可以表现他敢为人先、坚韧不拔的生性素质:一句是“一个人须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,不要给自己留后路”;另一句是“文化身份的重建是通过面对每一天琐碎日常生活中的挑战,不断改变自己。”
顾雄作品乃是以个人话语方式,集结生存经验与生命体验的文化情结。这种自我纠结的国际性和中国性、全球化与本土化,如此血肉相连水乳交融、如此充满精神历险与自由向往,我禁不住暗中叫好。想当年我们在大巴山下乡当知青时,各自因为思想空虚和前途渺茫而处于无助之中。正是在这种时候,顾雄开始画画,我开始写诗。艺术召唤一个人内心对自由的追求,是不可遏制的。尽管顾雄题为“视而不见”的装置作品,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,而那正是不同国家工人辛苦劳作的历史真实。当顾雄把一个在场者下意识的碾压动作提取出来,加以强化并突现出来的时候,这个举动一下子成为人的象征,成为身体政治的象征,成为个人从沉默到展现、从压抑到释放的精神象征。一种凄厉而悲壮的美,成为每一个参观者再也不能忽视的现实。在这里,西红柿完整之美或残缺之美不再重要,重要的是作品揭示出来的存在的真实。对当代艺术创作而言,只有经过揭示和经历见证,才能去蔽求真、去伪存真,才能使真实成为眼见与身体的真实。
看到顾雄在故乡重庆所作的多媒体装置作品,我最想做的事情是:捏碎那一颗、那一片、那一堆被称为西红柿的番茄,让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从此变得开放、自由而又美丽。

2017年6月4日
四川美院老校区